

【Yahoo新聞報道】政府今日(2 日)向立法會提交文件,建議設立同性伴侶登記機制,作為回應終審法院 2023 年頒令訂立同性伴侶法律認可替代框架的要求。建議中的登記制度僅涵蓋醫療決策和身後事處理權利,申請人須已在海外註冊有效的同性婚姻或伴侶關係。婚姻平權協會共同發起人邱銘諾回覆《Yahoo新聞》查詢表示,方案過於保守,當中規定須先在海外註冊同性婚姻或伴侶關係,方可在本地登記,認為做法不公平,擔心可能引致進一步法律訴訟。
政府表示,「粵車南下」力爭今年11月實施,預計今年內會有粵車進入香港市區,初步每天100個名額。 香港總商會表示,歡迎有關政策,讓廣東司機可申請單次通行證自駕來港,加強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的聯繫,為企業開創新機遇;粵車可停泊於香港機場,亦便利旅客入境香港或轉乘飛機,進一步加強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角色。 總商會主席陳瑞娟表示,這項措施為訪港旅客提供便捷靈活的出行新選擇,預料將為餐飲、零售、旅遊及服務等行業注入新活力,令整體經濟受惠,本港企業應把握機遇,向自駕旅客提供配套服務及推廣優惠。
政府爭取今年11月實施「粵車南下」,預計今年內會有粵車進入香港市區,初步每天100個名額,並視乎情況再增加名額。 運輸及物流局表示,入境本港市區的粵車須按香港要求完成牌證申請程序並進行驗車,以及和領取車輛通行許可證,司機亦須申請香港正式駕駛執照;至於停泊於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停車場的粵車,由於不會入境香港,申請人則無須領取香港牌證或驗車。 保險方面,使用口岸停車場和入境市區的粵車,均須購買第三者風險保險。保險業監管局將協調業界推出相關短期保險,並提供便利投保和支付保費的方式。「粵車南下」的司機須遵守香港法例,相關執法安排會與本港其他車輛一致,粵港亦正共同制訂處理違規違法車輛,包括逾期留港或違反法例的行政措施。 局方又指,「粵車南下」將開啓內地居民南下旅遊新模式,進一步促進大灣區融合,並惠及香港經濟發展。政府正與持份者聯絡,推動業界推出措施把握商機。
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鄭嘉如去年當選後不足一個月,便遭《華爾街日報》(WSJ)以「職位重組」為由解僱。鄭認為自己是因參與工會而遭解僱,私人檢控僱主兩項「阻止僱員參與工會」有關控罪,案件周三(2 日)在東區裁判法院再訊。
晚安!今天是 7 月 2 日,星期三。受高空反氣旋影響,明日天氣酷熱,最高氣溫達 34 度,新界或更高,市民請注意防曬及補水。明早局部地區有驟雨,日間轉晴。紫外線指數極高,外出宜攜遮陽帽及防曬用品。
終審法院前年在岑子杰的同性婚權案裁定,政府有積極義務確立替代框架,讓同性伴侶關係獲得法律承認。政府建議立法增設「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機制」,令同性伴侶關係在法律獲得承認。獲法律承認的同性伴侶將享有參與伴侶醫療事宜的權利,包括醫院探視、獲取醫療資訊、參與醫療決定、向伴侶捐贈活體器官作移植用途等,亦有權處理伴侶的身後事,包括申請「死亡相關證明書」、領回遺體等。 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明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。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,建議符合條件的同性伴侶可以在香港登記,條件包括雙方性別相同並已年滿18歲;至少一方為香港居民;雙方已在香港以外地方註冊有效的同性婚姻、同性民事伴侶關係或同性民事結合;雙方各自沒有任何有效的與第三方註冊的婚姻、民事伴侶關係或民事結合等。 當局將成立「同性伴侶關係登記處」,為申請人辦理登記手續。政府說,制定條件時已綜合考慮香港的實際情況,包括現行的社會制度、家庭及傳統價值觀等,社會對法律上承認同性伴侶關係仍存在不同看法,必須謹慎考量並酌情作出平衡,以免造成社會分化,影響社會和諧;亦要設立合適的登記規定,切合實際情況和社會期望,同時保障登記人的權益及避免濫用。